“五一”假期,青島游客如潮。從蜿蜒的海濱,到煥然一新的太平山、浮山,都接受了洶涌客流的洗禮,全城“火爆”。
攻堅行動已至中場的青島歷史城區更是迎來最為火爆的假期,歷史城區28平方公里的廣闊腹地內,來自天南地北的數十種口音在此匯聚,尋找“老情懷”與探秘“新鮮景”的眼神在同一張面孔上交替上演。雖說青島每年旅游旺季都由五月啟幕,但今年的老城卻展露出截然不同的氣象——“五一”假期過后,老城區旅游熱度依然不減,不少在此打拼多年的商戶表示:“更新后的老城人氣更旺”
源浚者流長,根深者葉茂。歷史城區是青島的“根與魂”,是青島人心中深切的牽念,為做好城市歷史與文脈的傳承,2022年初,青島市啟動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中,將歷史城區保護更新作為重中之重。自此,一場涉及群眾生活環境改善、產業業態更新迭代、傳統建筑保護修繕的系統性戰役在歷史城區打響。時下,攻堅賽程過半,而如期而至的傳統旅游旺季,便是對老城復興階段性成果的最好檢驗。
據統計,截至去年底,歷史城區濟寧支路人才公寓一期、黃島路片區一期四方路、龍山人防停車場、六街口停車場、世御酒店項目、易州路廣場等10個項目竣工,整體街區環境得到明顯提升。引入特色餐飲、文化藝術、休閑體驗等127家重點業態,運營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。
如若置身于光影與人流交織的百年中山路上,每一位青島人都能強烈地感受到,百年老城區正在卸下歷史層累的桎梏,開啟一場全新敘事——
新業態來了。北京798、袁家村文旅、觀唐文化、世御酒店、青啤文旅等一批實力企業爭相布局歷史城區,各具調性的新中式輕餐飲、咖啡、酒吧、文創手辦店等如雨后春筍般涌入,中山路沉浸式影院、“機遇星球”、超感VR體驗館、數字海洋奇幻文旅綜合體等數字光影項目、沉浸式體驗項目紛至沓來,極大地豐富了歷史城區文旅產品供給。
新場景來了。從棧橋、小青島、海上皇宮聯袂演繹的激光秀到百盛3D裸眼大屏,從海誓山盟廣場燈光秀到中山路、大鮑島街區內的主題亮化,歷史城區構建起山海城市光影藝術會客廳新場景,讓市民游客可反復品閱老城的日與夜。
新功能配套更完善。龍山人防停車場、六街口地下停車場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,為老城區增加數百個停車位;全新打造的易州路廣場、水龍池子廣場上,經常性舉辦市集、演出等活動,成為老城市民文化傳播、交流的新場地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棧橋激光秀、裸眼3D大屏、中山路城市記憶館以及銀魚巷、廣興里、三江里、太興里等諸多新流量項目帶動下,歷史城區內的游覽地標已由過去幾處傳統景點拓展成線、由線及面。當然,隨著老城步入發展新階段,一些新問題也開始展露。例如在“五一”假期期間,由于游客數量眾多,老城區出現了交通堵塞等問題,這一方面反映出老城吸引力增強,另一方面也要求老城區繼續加快完善基礎配套設施,加強停車場建設,優化交通組織管理,為持續的“活”與“火”提供更加有力支撐。
過去二十多年來,青島歷史城區一直在等待重新勃發的時機,而現在,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這一刻。今年,青島市還將繼續統籌推進歷史城區保護更新、5A景區創建和老城區申遺工作,計劃實施項目31個,完成保護修繕15.6萬平方米,完成產業招引、業態提升10萬平方米。老城復興任務依然艱巨,仍有不少新老問題亟待破解,各級各部門要保持定力,站穩群眾立場,提升干事創業本領,堅持“有為政府”與“有效市場”雙輪驅動,創造更多“爆款”文旅產品,持續提升青島老城的吸引力和影響力。(青島日報評論員)
責任編輯:程雪涵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